你不該拒絕「水桶」腰!你所不知道的水桶腰祕密!

文/柯韋宏(康富物理治療所大安所治療師)

 

你有漂亮的水桶腰嗎?欸~先別急著否認和承認!我知道多數人都期待自己有纖細苗條的腰身,但是我不是在說你的腰圍有多粗,而是在講你腹腔內的「水桶」是否穩定,因為這個水桶腰是健康的表徵,而且跟腹內壓大有關係!我們就來看看你的水桶腰吧!

 

認識腹內壓

人體的腹腔中,上方有橫膈肌群,下方是骨盆底肌群,前側為腹橫與腹內外斜肌群,後側則是多裂肌與豎脊肌,這些肌群包圍著腹腔內成一個封閉的圓筒狀,而其空間內所形成的壓力就是腹內壓。(見第二張圖)

 

穩定的腹內壓

一個好的、穩定的腹內壓,橫隔膜與骨盆底肌會呈現平行排列,如同腹內壓呈現一個圓筒狀(見第三張圖)。正常的腹內壓可以維持腰椎的穩定,進而減低腰椎所承受的壓力,並讓手腳有更好的發力基礎。

而不良腹內壓則是橫隔膜與骨盆底肌不再相互平行,呈現像一把張開的剪刀一樣向外開(見第三張圖)。

現在你大致了解腹內壓的概念,就來看看自己的身體姿勢是否像不良腹內壓所呈現的狀況?

你可以可以摸摸自己的肋骨,感受一下是否有比較向上向外翻的情形(見第四張圖)。如果你發現自己有肋骨有上翻的問題,我會在下一篇水桶腰系列的文章中更深入的介紹如何自我檢測和訓練來養成穩定的水桶腰。

 

阿基里斯腱修補後的復健進程

阿基里斯腱修補後的復健進程

若是完全斷裂或是經保守治療癒合不良的情形下,通常就需要手術修復。術後個案會穿戴護具、使用拐杖走路,對生活造成相當的不便及困擾,治療師會根據開刀情形及個案恢復狀況,訂定一系列的術後復健計畫,協助個案一步步恢復肌力與功能,恢復正常到日常生活或是重返運動場。

讓人渾身不對勁的「膏肓痛」

讓人渾身不對勁的「膏肓痛」

顧名思義就是肩胛骨內側的膏肓區域產生疼痛,通常於長時間維持頸部過於前傾斜、圓肩、駝背、肩胛外移等姿勢、或是於某個姿勢撿地上的東西後開始產生。由於成因眾多,我們將來源大致分成「頸部」、「胸椎」與「肌肉本身」,可以往這三個方向去找,比較能夠找出真正產生「膏肓痛」的原因,才能給予適當的處置,來對症下藥。

肩膀夾到肉了!肩夾擠症候群

肩膀夾到肉了!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是指肩膀的肌腱或滑囊在手臂上舉時,被夾擠在肩峰(acromion)與肱骨之間,導致疼痛與活動受限的情況。這類疼痛通常不是突然發生,而是因為長期錯誤姿勢、過度使用或肌肉失衡所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