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最初,像個孩子一樣

文/柯韋宏(康富物理治療所大安所治療師)

 

像個孩子一樣,能不能也找回當最初充滿彈性和活力的身體呢?

在布拉格學院(Rehabilitation Prague School)中有一個學派,研究者發現了一種藉由重新溫習孩子們的身體成長學習歷程(發展肌動學),把我們的身體盡量調整到原廠設定的身體位置。讓我們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活動身體去完成日常活動,避免因為不良姿勢和代償的問題損耗身體而導致受傷。

今天介紹大家一個每個人都可以上手的呼吸練習!

 

姿勢準備

首先,仰躺在一個穩定平坦的平面上,將雙腳騰空,大腿可以微微的張開,想像自己是三個月大的嬰兒躺在床上。

如果覺得難以保持雙腳騰空的動作,可以在腿下放張椅子或是一個瑜伽球。

 

呼吸練習

姿勢擺好後,將胸口與骨盆調整到平行的位置(即不要骨盆前傾或後傾)。接著透過呼吸練習要去感受到肚子可以呈現 360 度的環狀擴張。

動作維持 3~5 個呼吸,重複 10 次,一天可以做三回。

如果覺得無法感受到環狀擴張的感覺,可以把手放在側邊肋間、下背或是鼠蹊部,並施加一些壓力,感受是否有抵抗手給的壓力。

 

你從沒注意過的身體結構,可能才是真正讓你不舒服的原因:內臟筋膜是什麼?

你從沒注意過的身體結構,可能才是真正讓你不舒服的原因:內臟筋膜是什麼?

你從沒注意過的身體結構,可能才是真正讓你不舒服的原因:內臟筋膜是什麼?你有沒有曾經覺得,肚子老是脹脹的、消化怪怪的,或是腰痠肩膀緊,怎麼看醫生檢查都找不到原因?其實,這些症狀可能跟一個大家比較少注意,但和我們健康息息相關的身體結構——「內臟筋膜」有關。

阿基里斯腱修補後的復健進程

阿基里斯腱修補後的復健進程

若是完全斷裂或是經保守治療癒合不良的情形下,通常就需要手術修復。術後個案會穿戴護具、使用拐杖走路,對生活造成相當的不便及困擾,治療師會根據開刀情形及個案恢復狀況,訂定一系列的術後復健計畫,協助個案一步步恢復肌力與功能,恢復正常到日常生活或是重返運動場。

讓人渾身不對勁的「膏肓痛」

讓人渾身不對勁的「膏肓痛」

顧名思義就是肩胛骨內側的膏肓區域產生疼痛,通常於長時間維持頸部過於前傾斜、圓肩、駝背、肩胛外移等姿勢、或是於某個姿勢撿地上的東西後開始產生。由於成因眾多,我們將來源大致分成「頸部」、「胸椎」與「肌肉本身」,可以往這三個方向去找,比較能夠找出真正產生「膏肓痛」的原因,才能給予適當的處置,來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