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症狀代表頸椎退化ing

文/楊辰竑(康富物理治療所中正所治療師)

你是否突然有一天感覺到肩膀刺刺麻麻的?或是出現無論如何按摩都無法舒緩的背痛嗎?
其實問題可能不是手,也不是背,而是你的脖子已經在發出警訊囉!

頸椎退化

頸椎共有七節,連結頭部與胸椎,同時支撐頭部的重量。然而,當我們一直維持低頭的姿勢,頸椎就必須花更多力氣平衡你頭部的重量。因此頸椎因長期低頭而負擔過重,造成發生頸椎椎間盤退化、骨質增生、椎間盤的磨損…等退化現象。這些因素可能進一步壓迫頸部神經和脊髓,導致疼痛、麻木、無力和失調等症狀。

三種表現

非特定神經根壓迫之肩頸疼痛

患者會感到肩頸疼痛、甚至頭痛,但疼痛比較不會明顯延伸到手臂上肢或是神經根支配之區域。這類症狀發生的原因目前仍沒有定論,一般認為,可能與椎間盤、關節等退化造成頸椎的彎曲弧度、活動度改變而影響肌肉痙攣等因素相關。

特定神經根壓迫之神經症狀

其症狀為受頸神經根所支配的皮節會有麻痛感、肌肉無力以及肌反射變弱等。形成的原因是神經根因空間狹窄、椎間盤突出或骨刺刺激、壓迫或是產生發炎反應而導致。

脊髓壓迫之神經學症狀

此症狀最為嚴重。患者明顯感覺異常、行動不便、下半身癱瘓、步態僵硬、手腳動作失去靈巧性、廣泛性無力、頻尿、尿失禁等不同形式的症狀。成因是脊髓因椎間盤突出或骨刺嚴重壓迫而產生病變(myelopathy)所致,此時上、下肢的肌反射都會異常。

治療方式

在治療上,若僅是非特定神經根壓迫與初期特定神經根壓迫之神經症狀的肩頸疼痛是可以即早進行徒手治療運動治療的喔!徒手與運動治療可以針對有問題的的關節部位來調整活動度、解除緊繃與壓迫感、搭配適的伸展與運動來重拾你正確使用肌肉的習慣。
但是,如果是脊髓壓迫之神經學症狀或是特定神經根壓迫造成持續疼痛、肌肉酸麻、手臂麻木、手臂無力等症狀,絕對不要輕忽,應儘速尋找專業的醫療人員、治療師做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避免讓症狀惡化,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注意頸部的痠痛表現

在頸椎退化的情況下,我們需要關注不同的表現,包括非特定神經根壓迫之肩頸疼痛、特定神經根壓迫之神經症狀和脊髓壓迫之神經學症狀。徒手治療和運動治療是早期幫助緩解症狀的重要方法。因此,當出現相關症狀時,及早就醫並尋求適當的治療非常重要。

最後,保持良好的姿勢,適當休息和運動,避免長時間低頭或固定姿勢,定期進行頸部伸展和加強肌肉,可以有助於預防頸椎退化喔!

#頸椎壓迫 #手麻 #頸椎退化 #頸椎過直 #頸椎椎間盤突出

阿基里斯腱修補後的復健進程

阿基里斯腱修補後的復健進程

若是完全斷裂或是經保守治療癒合不良的情形下,通常就需要手術修復。術後個案會穿戴護具、使用拐杖走路,對生活造成相當的不便及困擾,治療師會根據開刀情形及個案恢復狀況,訂定一系列的術後復健計畫,協助個案一步步恢復肌力與功能,恢復正常到日常生活或是重返運動場。

讓人渾身不對勁的「膏肓痛」

讓人渾身不對勁的「膏肓痛」

顧名思義就是肩胛骨內側的膏肓區域產生疼痛,通常於長時間維持頸部過於前傾斜、圓肩、駝背、肩胛外移等姿勢、或是於某個姿勢撿地上的東西後開始產生。由於成因眾多,我們將來源大致分成「頸部」、「胸椎」與「肌肉本身」,可以往這三個方向去找,比較能夠找出真正產生「膏肓痛」的原因,才能給予適當的處置,來對症下藥。

肩膀夾到肉了!肩夾擠症候群

肩膀夾到肉了!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是指肩膀的肌腱或滑囊在手臂上舉時,被夾擠在肩峰(acromion)與肱骨之間,導致疼痛與活動受限的情況。這類疼痛通常不是突然發生,而是因為長期錯誤姿勢、過度使用或肌肉失衡所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