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人渾身不對勁的「膏肓痛」
顧名思義就是肩胛骨內側的膏肓區域產生疼痛,通常於長時間維持頸部過於前傾斜、圓肩、駝背、肩胛外移等姿勢、或是於某個姿勢撿地上的東西後開始產生。由於成因眾多,我們將來源大致分成「頸部」、「胸椎」與「肌肉本身」,可以往這三個方向去找,比較能夠找出真正產生「膏肓痛」的原因,才能給予適當的處置,來對症下藥。
顧名思義就是肩胛骨內側的膏肓區域產生疼痛,通常於長時間維持頸部過於前傾斜、圓肩、駝背、肩胛外移等姿勢、或是於某個姿勢撿地上的東西後開始產生。由於成因眾多,我們將來源大致分成「頸部」、「胸椎」與「肌肉本身」,可以往這三個方向去找,比較能夠找出真正產生「膏肓痛」的原因,才能給予適當的處置,來對症下藥。
肩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是指肩膀的肌腱或滑囊在手臂上舉時,被夾擠在肩峰(acromion)與肱骨之間,導致疼痛與活動受限的情況。這類疼痛通常不是突然發生,而是因為長期錯誤姿勢、過度使用或肌肉失衡所導致。
手肘處發生疼痛或無力時,常常被診斷為網球肘(如果症狀在手肘外側)和高爾夫球肘(如果症狀在手肘內側),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狀況,但經過相關的治療仍不見好轉呢?或許你應該重新確認,是不是肌肉卡壓神經的旋前圓肌症候群以及旋後肌症候群。
跑者膝又稱為髂脛束症候群,是一種過度使用所導致的損傷,常見於需要重複彎曲和伸直膝蓋的個案身上,跑者、田徑選手、單車愛好者和划槳愛好者身上都很常見,初期時僅會覺得運動完膝蓋外側緊繃疼痛,隨著狀況惡化會在運動當下甚至休息時也感到不適。
顳顎關節出現問題時,會稱呼為「顳顎關節障礙(Temporomandibular Joint and/or muscle Disorder,簡稱TMD)」,指顳顎關節及其周圍肌肉出現「疼痛」、「機能障礙」,及出現耳鳴等其他類型的「相關症狀」。
常見的不穩定狀況包含「翼狀肩胛」,或是過度聳肩。顧名思義就是從背部觀察,可以看到肩胛骨內側如同翅膀般翹起。這種狀況通常就伴隨著過度活化的胸小肌和提肩胛肌,而肩胛後側的斜方肌、前鋸肌、以及菱形肌因而被抑制不易收縮,讓肩胛沒辦法穩定地貼在胸廓肋骨上。